武罗合作社引进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图为用来卷帘的设施。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 马路 [衡水报道]
阅读提示
武邑县后张桥村,黑龙港流域一个普通的小村。一部分村民离开了土地,一部分土地离开了村民。
离开土地的村民,或进城务工,或办起了企业;离开了村民的土地,有的上面建了大棚,有的栽了树。
无论是谁离开谁,都是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近年来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昔日联产承包到户是“分”,今天土地流转为“合”,“分”也好,“合”也罢,都为了一个指向:农民富、农业兴、农村强。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便是一个缩影。
流转让“指头”变“拳头”
时值隆冬,武邑县城东北2公里,后张桥村的大片耕地在残雪覆盖之下并不平寂。一座座大棚里,绿莹莹的韭菜、黄瓜,散发出春的气息。
2013年春天,后张桥村二组80户村民将700亩土地转给了武邑县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后者陆续规划建设了600亩大棚。
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承包土地流转,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了这一改革取向。一年后,相关意见出台,国家对土地流转作出了系统性安排。至此,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政策得以明确。
“流转”一词,更多走进燕赵大地的村村户户。截至今年11月,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14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5.7%,这意味着全省逾1/4的耕地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
本次土地流转,是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轮土地承包为基础的,那时,土地对很多农民来说,是一种“负担”。
“这费那税的,一年要收好几回钱,群众意见大,简直干不下去了。”曾任后张桥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喜良还记着当时的景况:二轮土地延包时,330多位村民中,竟然有60多人没再承包土地。
“我那时也觉得种地太累又收益不高,不想包地了。可孩子太小,没法出去打工,只好多种几亩地,想多些收入。”如今已成种粮大户的后张桥村村民张茂生笑说自己“没想到后来种地甜头也不小”。
他家4口人,承包了5个人的地块,随后又承包了村里的5亩机动地,接着租来堂兄张虎忠家的5亩……机播机收的逐渐普及,让张茂生并未感觉到耕种20亩地是件多难的事,加之后来农业税取消,来自土地上的收入也多起来。
置身这一历史进程,后张桥村村民眼中的土地,已经从承包到户时的“宝”、税费沉重时的“累”,变成了今天的“利”。
武邑县农牧局副局长夏东文对土地流转有着切身的观察。他说:“当年的土地承包到户,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当前鼓励的土地流转,必定引领中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
改变农田分散状况,集中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流转的目的之一,就是逐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把“指头”变成“拳头”。
老党员张振荣担任后张桥村村干部20多年,对国家政策看得很清楚。他说:“第一次是承包到户,解决的是温饱。这一次土地流转,不是温饱的问题了,是要解决‘钱袋子’的问题,解决奔小康的问题!”
武罗合作社的一处大棚里,种植了17种韭菜,合作社通过这种试验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流转的不仅是土地
12月2日,一场大风吹散了多日的雾霾。武罗合作社的棚区里一片忙碌,打工的村民们在卷帘子、除冰,放阳光进大棚。
对于“农业工人”这样的称呼,村民孙艳君还没听说过,但她已经隐隐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变化。
孙艳君依旧在后张桥村的这片土地上耕作,不过种的已经不是自家的责任田。她的新“责任田”是一座占地超过一亩的大棚,门口牌子上写着她的名字以及黄瓜的品种。
土地流转,让留在农村的人们改变了工作方式。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谁来种地”的声音一再响起。“十二五”期间,中央明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101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8万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54家。
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组织”。
武罗合作社理事长武进达更愿意把合作社看作是资本和农民的联合体。他涉足农业后,投入上千万元,已经在后张桥村一带流转土地近4000亩。
土地流转,也加速了对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在这次土地流转中,村民张茂生还是放弃了继续耕种,不是因为每亩1200元的流转费用,而是有了新的牵挂——他儿子的家具加工厂。
和张茂生一样,这片土地上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正在离开。他们中有的去城市打工甚至立足,有的则投身村里的硬木雕刻家具行业。
正如经济规律所示,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必然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土地流转,降低了农民市民化的成本,不但让土地“动起来”,也为农民打开了一条向城市“流转”之路。
农民和土地都有了更多选择。
河北农业生产格局也正因土地流转而变。来自省农业部门的结论是:全省基本形成了园区带动型、主体带动型、土地托管型、股份合作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由此带动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也在加快形成。
土地流转后,村民张振荣把每天下午去县城唱戏的时间作为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家里养的羊也成了他的宠物。照片均由董立龙摄
流转背后的期盼
后张桥村剩下的一组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转,一直没有预料中顺利。流转,还是不流转?从去年开始,一场艰难的选择悄然在小村一组中展开。
67岁的张振荣率先唱了反调:“土地流转,年轻人好混,难就难在俺们上岁数这帮人,打工去,人不要!地再转出去,靠啥吃饭?”
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他们把土地看成安身立命之本,即使在城市拥有工作,大多数农民工仍把在农村拥有土地看作其生存的最后保障。
“有顾虑,还是普遍性的。大家都怕,十年八年后,我的这块地到底算谁的?”张振荣说,土地流转出去后,村民们已经不可能再把自家的那条那块弄回来单家单户去种,村干部有一天不干了,流转的土地如果再转包,到时候拿什么来证明“我地是我地”?
让农民放手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并不容易。
今年刚卸任后张桥村村主任的张雪华,尽管也把土地流转了,但心里还有自己的一笔账难以放下:“去年一亩地,光麦子卖了1300元,成本合500元,玉米利儿更大,得赚1000元,你算算,加起来能赚多少钱?”在张雪华看来,1200元的流转费用跟自己种还差点。
不算这账,村民也有议价的资本。村子已经被纳入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全是水浇地,还守着条国道。
2013年,作为全县的试点村,后张桥村已经率先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村民们希望上边抓紧把土地确权证落实下来,“给户里个东西,心里也就有底了!”
专家认为,打开土地流转这个城乡间的第三道市场之门,必定能为中国经济提供新一轮腾飞动力,因为前两道门——农副产品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都是率先从农村突破,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显然,中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在河北,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度,到今年年底,全省50%的耕地将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同时,全省各地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也在完善中。唐山、承德、张家口等市成立了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省农业县、乡基本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全覆盖;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纠纷调处、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也在全面展开。
顾虑与期待中,后张桥村一组的土地中,今年秋后有100多亩流转了出来。张振荣的地便在其中。老人的态度转变,一是因为他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干不动了,二是他看到合作社的发展势头,比自己预想中的好。
不再种地的张振荣,生活有了变化。
12月2日,吃过午饭,他骑上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伴进城了。县城南关的一个小区内,几位老人正等着他去教唱《白毛女》。
记者观察
在碰撞融合中升华
作为新一轮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土地流转的进程注定要经历各种碰撞:有生活方式上的,利益层面的,甚至会体现于思想观念层面。
或许正是看到土地与农民这对频频改写中国历史进程关系的特殊性,新时期国家围绕土地的改革采取了渐进而慎重的策略。
但伴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到来,改革的步子走到了农民和土地面前。
或显性或隐性,这种碰撞不可避免。
从利益层面看,痛快地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大多已经有了更好的收益;而那些依旧在土地上坚守的农民,很多人心中有着各种隐忧。
他们担心流入方能否保障自己的利益,包括经济的收益和耕地的不被破坏;他们忧虑自己会否因此失去土地,进而失去自耕自收的稳定生活。尤其当外来资本降临时,他们很怕在围绕土地的博弈中成为相对弱势的那一群。
这些隐忧并非杞人忧天。
今年上半年,媒体曝出包括我省一些地方在内的多地出现土地流转“毁约弃耕”现象——去年刚和农民签订了5年、10年“包地合同”,今年转入方就单方面解除合同,强行退回耕地。
此外,介入土地流转的工商资本,不仅需要“有实力争地”,还需要“有能力种田”。
在武邑县后张桥村,一位归乡的城里人今年流转了30亩土地雇人种姜。但令这位投资人没想到的是,3月播种,10月收获,一算账,赔了3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张金生认为他赔在“没种过地”上,“把底肥当明肥撒了,叶子都烧光了,产量减半,当然要赔钱”。
但改革大势已不可逆转。碰撞,也带来了融合。
斥资千万元搞规模农业的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进达认为:“投资农业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像建工厂,很快就能见效益。”村民之所以认同这样的“武老板”,是因为他们既有现代气息,又不失传统。
其现代,大多表现在围绕土地打造一个循环的产业链条,实现农作物、禽畜、粪便、沼气、肥料等之间的良好对接,改善病态的土地,生产好的食品。与此同时,还要引进现代技术和设备,改变传统农业低效率的耕作方式。
其传统,则体现在尊重农业生产规律。他们知道,与工业产品生产不同,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以及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了生产者要多些耐心和等待,要重视天时、地利,也要重视生产技术。
审视那些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农民支持进而步入生产经营正轨者,大都能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契合点。
当然,随着土地改革步步深化以及农民身份转变的到位,经过现代化洗礼的农民也将对土地有新的认知,建立新的关系。
那将意味着,古老与现代间少了碰撞,多了融合。
农业,世界上最古老的产业,也会有更多现代面孔和灵魂。
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董立龙